请输入关键字
两年多的咳痰和咯血,结果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来源:胸外二科 时间:2024-08-23

一个误吸的异物(究竟是什么?答案稍后揭晓)

两年多的咳痰和咯血

折磨的病人不断求医、不断住院

加上血管变异手术风险急剧增加……

01病例详情患者吴女士,61岁。2年前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咯血,为鲜红色血块痰。

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胸CT及气管镜检查,取病理提示:右肺下叶送检大量脓性渗出坏死物,伴吞噬细胞沉积及多核细胞反应。

考虑为肺部感染。先后给予“头孢唑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抗感染治疗,复查胸ct后病灶有所吸收,好转出院。

好转约2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痰及咯血,再次住院给予“亚胺培南”等抗感染治疗,好转后出院。

此后,每过一段时间患者就会出现“咳痰和咯血”,然后就是住院抗感染治疗,症状也能好转。

但反复的咯血,使病人很郁闷,家属也很无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多方打听,患者找到了山东省公卫临床中心胸外二科金锋院长。

金锋院长听了病人的描述及胸ct后说道:反复一个部位的感染,首先考虑长东西(如肿瘤),其次是异物;但病人做过气管镜,也没有特异阳性结果。具体需要住院详细检查,然后再制定方案。

病人住院后,金锋院长特意交代了一件事:病史特殊、详细检查。经多学科讨论(MDT)后,得出结论是:病灶集中在一叶,病史长,持续存在咯血症状,可以行手术治疗。

7月26日上午9点,金院长和刘大伟医生为吴女士实施手术。虽然胸腔有所粘连,但也算顺利。

在依次切断下肺动脉、下叶支气管和下肺静脉后,本来应该是到了“扫尾”阶段。但金院长很快就发现了异常,此时的病肺没有了血供,应该处与“萎缩”状态。

而吴女士恰恰相反,病肺一直处于“鲜红的膨胀”状态,似乎越来越膨胀。难道还有别的血管?病肺的血管已经全部切断,还能有谁?

再次看阅病人胸ct及仔细解剖后,金院长锁定了原因:一条细长的动脉,发源于降主动脉,正在不停的给病肺供血。

于是金院长将该动脉小心的结扎,把病肺最后一处粘连处分开。那条全身最粗的血管——降主动脉,由左侧变异到了右侧,正躺在病灶下方。

金院长告诫我们:在“最后扫尾”阶段,如果不仔细,撕破血管,都会导致大出血,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论时候手术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后续】将病肺剖开后,终于找到了导致吴女士患病的罪魁祸首:一个细长的“枣核”。在病人的胸CT上你看到它了吗?病人通过精心护理,吴女士现已顺利出院。02金院长科普讲坛: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任何物体进入、停留或嵌顿于支气管内的状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老年人,尤其是 2 岁以下儿童,多由进食不当造成食物落入气管中而诱发疾病。

食物(如花生及其他坚果、爆米花、食物颗粒等)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吸入异物,而非食物物品(如硬币、回形针、大头针、 钢笔帽)在学龄前儿童中更常见。

支气管异物造成的损伤可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又包括机械损伤(如黏膜损伤、出血等)和机械阻塞。

吸入的异物可能嵌顿在肺的各级支气管,造成阻塞部位以下的肺叶或肺段发生肺不张或肺气肿。间接损伤包括炎症反应、感染、肉芽形成等。还可引起呼吸道梗阻,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金标准”,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是否有异物。同时可了解是何种异物及形态、位置、周围的情况等资料,并能同时取出异物。但是这个操作是侵入性检查、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对有迁延不愈的咳嗽、持续性喘鸣、肺不张,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肺炎,临床上怀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均应尽早作支气管镜检查。

对于位于周边而用支气管镜不能到达取出的呼吸道异物,可施行胸腔镜手术,将病变部位切除。这种方法对于不能用传统的硬质支气管镜或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的呼吸道异物是非常有效的,并且比剖胸手术损伤更小。-End-

【特别声明】文中部分科普知识和图片来源于专业文章和网络,仅用于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