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右下肢麻木半年,竟是胸椎椎管内长了肿物
来源:骨外三科(创伤与运动医学) 时间:2024-12-19

腰腿痛、麻木无力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或者是中风

但是如果长期出现这类症状

怎么查也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休息了还是没好转

就有可能是椎管内长了肿瘤!

王阿姨,近半年来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走路不稳,当地医院就诊后,行胸腰椎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胸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当地医院建议到上级医院,患者及家属慕名找到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外三科高红伟主任,经过高主任详细的了解,建议患者住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入院后,高主任团队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考虑患者胸椎椎管内1-2水平有个巨大占位,属于硬膜内髓内肿物,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髓内肿物)

肿瘤压迫脊髓,影响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瘫痪。

结合患者近期行走不稳逐渐加重,高主任团队认为要尽快手术切除肿瘤,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高红伟主任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手术室麻醉及护理团队配合下,为患者实施了显微镜辅助下胸椎椎管内肿物切除术。

术中显露肿物,经历“过五关斩六将”,先显露椎板,切除部分椎板,打开椎管;小心切开硬脊膜,硬膜下脑脊液流出;进一步分离,再打开蛛网膜,显露出脊髓,进一步小心切开脊髓,将肿物显露,在充分保护脊髓的前提下,将肿物彻底切除。

(切除的肿物)

(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诊断)

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尽可能少的激惹脊髓神经。

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脊髓神经功能逐渐恢复,下肢麻木和无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行走能力也逐渐恢复。

最后,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对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严重疾病,更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以保障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创伤与运动医学科简介

创伤与运动医学科成立于2022年10月,是张英泽院士创新与转化基地。

近年来走“科技创新,精益求精,医研协同发展之路”,在运动骨骼系统各类手术保持高水平的基础上,侧重于创伤手术的微创化治疗、运动损伤类疾病的关节镜下治疗和复杂疑难危重骨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常规开展膝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等疾病的关节镜治疗,保髋保膝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及四肢、脊柱及骨盆骨折的微创手术,尤其是骨盆骨折通道螺钉的微创治疗,同时熟练开展椎间孔镜、UBE、OSE等技术,微创治疗颈胸腰椎等脊柱疾病,微创治疗脊柱关节感染性疾病,并取得快速康复的满意效果。

科室现有医师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近年来针对髋关节撞击症、盂唇损伤、肩袖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炎等疾病率先开展了髋关节镜、肩关节镜、膝关节截骨保膝、PRP富血小板血浆原位组织再生治疗技术等运动医学新技术;采用通道成骨技术治疗四肢骨不连,效果显著。采用最新的脊柱微创技术UBE,微创治疗颈椎、胸椎和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在省内较早开展超声骨刀技术在UBE治疗复杂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研究,高级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在保髋治疗中获得满意疗效,荣获省级新技术奖。针对小儿创伤、先天性发育畸形、肿瘤以及小儿罕见病等采用个体化治疗,对于脊柱关节感染性疾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科室陆续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科室建设急诊骨科绿色通道体系,创伤病人优先快速救治,减轻了病人痛苦;同时科室建设创伤与运动医学围术期快速康复一体化病房,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快速辅助康复锻炼一体化,促进病人早期快速恢复功能,回归社会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