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科普直播
来源:临床会诊中心(业务宣传科) 时间:2025-04-28

4月24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开展了一场以"阻击心血管杀手"为主题的健康科普直播。三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琼主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特聘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陈雷主任,以及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心脏中心副主任张小娟,针对近期频发的中青年猝死事件,深度解析心血管疾病防治要点,呼吁公众"早预防、早识别、早干预"。

年轻医生猝死敲响警钟: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严峻

直播以近期浙江省35岁某医生猝死事件为切入点。陈雷主任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3.3亿,每年约55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心梗、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高危疾病发病急、致死率高,但年轻群体普遍缺乏警惕"。周琼主任补充道:"猝死前1小时,身体常发出胸痛、剧烈心慌、异常冷汗等预警信号,但常被误认为疲劳而错失黄金救治时间。

"三大"隐形杀手"需警惕:心衰、房颤、主动脉夹层

针对网友提问,专家重点解析三类高危疾病:急性心衰:40岁患者占比逐年上升。周琼解释,高血压、心肌炎、长期熬夜均可导致心脏超负荷,"一旦出现平躺憋喘、下肢水肿、持续乏力,需立即就医"。主动脉夹层:被称为"血管*"。陈雷教授强调,高血压患者突发撕裂样胸背痛是典型信号,"确诊后48小时死亡率达50%,必须争分夺秒手术"。房颤与心衰的恶性循环: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是常人5倍,而心衰合并房颤需药物与介入治疗结合,"新型心肌收缩力调节器可显著改善重症患者预后"。

破解防治误区:轻断食翻车?急救关键在"快"

直播中,专家犀利批驳常见误区:轻断食风险:近期研究显示,极端饮食可能加剧动脉硬化,"规律饮食、适度运动才是护心之道";急救黄金4分钟:陈雷讲解心肺复苏要点,"患者倒地后每延误1分钟,存活率下降7%-10%",公共场所AED配置亟待加强;高血压用药原则:周琼主任提醒,"擅自停药导致血压波动,比持续高血压更危险",需遵医嘱调整。

预防关口前移:从"三高管控"到生活方式革命

三位专家共同呼吁,预防需从"风险因素管理"入手:隐匿风险:空气污染、慢性压力、睡眠障碍被列为新一代心脏"杀手";外科干预时机:陈雷建议,"冠心病多支病变优选搭桥,微创手术已实现次日下床";康复管理:心衰患者术后需定制"运动处方","完全静养反而加速功能退化"。直播最后,陈雷主任总结:"90%的心血管事件可预防。从控盐、戒烟到定期筛查,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