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神经团队系列报导(二)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席科学家团队工作站
来源:临床会诊中心(MDT中心)(业务宣传科) 时间:2023-06-27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血管性疾病(脑出血、脑梗塞、脑血管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性疾病及各种神经内科疑难杂症。

天坛医院专家团

都擅长哪些神经病学疾病?

一、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卒中、脑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性痴呆等)

技术特色:在脑血管瘤,尤其是颅底血管瘤的治疗手段上,对于未破裂的、风险较高的脑动脉瘤,专家团队通过支架介入或弹簧圈栓塞两类介入治疗手段,以微小的创伤、理想的疗效,使之在该类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技术优势。

二、脑老化及老年跌倒的防治(包括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干预相关内容)

技术特色:脑老化主要表现在认知心理方面(老年性遗忘、学习、理解新事物困难)和运动功能退化(动作迟缓、步态及平衡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和步态异常共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通过进行综合评估,设计预防策略的方式,对老年病如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等进行改善。

三、头晕/眩晕(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聋伴眩晕、前庭阵发症、运动病(晕车、晕船)等)

技术特色:眩晕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而且是一个跨学科的疾病,正在日益受到内科、骨科、中医科等相关科室尤其是神经内科医生的高度关注。采取对眩晕从病史采集到查体、辅助检查的规范化诊疗,综合各专业领域意见,采用辅助检查设备比如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等,给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治。


专家简介

赵性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兼党总支书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致力于脑血管病、眩晕、神经重症、脑老化、社区流行病学等领域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00余分承担参与并组织诸多科研工作,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协同科技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使命登峰人才计划等课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李佑祥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首席专家,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研究室主任。

世界上第一台神经介入AI系统(简称,神经介入达芬奇机器人)的发明人。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国与巴西合作-脑血管病介入新技术应用以及栓塞材料研究),作为课题主要骨干,曾参与并完成国家 “八五”攻关课题《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新治疗研究》、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参与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部“十百千”推广计划项目和北京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各类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医学论著20余篇,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共4项。

鞠奕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副主任兼血管一病区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眩晕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长期从事脑血管病、头晕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二十多年。2002年起开展神经内科眼震电图检查及头晕/眩晕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及市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中英文论文80余篇,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编委及审稿人,参与翻译和编写书籍多部。

张倩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专业学组青年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长期从事门急诊、病房脑血管病患者诊治工作,致力于脑血管病急性期救治、二级预防、一级预防。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计划、培育计划等多项课题,在《Stroke》等杂志发表多篇SCI文章,指导多名研究生。

李菁晶

博士、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头晕、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评价与控制、眩晕、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急性头痛、慢性头痛、药物过量性头痛)、焦虑抑郁及卒中相关情感障碍、变性病及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脑老化及老年跌倒的防治。

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SCI4篇,参与编书6部。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北京市自然、北京市局级等课题多项。

方瑞乐

博士、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出血及缺血性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心源性卒中、大面积脑梗死,脑梗死出血转化、抗凝相关脑出血、颅内外血管狭窄的评估及治疗。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及内科治疗。眩晕/头晕: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聋伴眩晕、前庭阵发症、运动病(晕车晕船)、前庭病、前庭性偏头痛。睡眠障碍的评估及治疗。脑老化及老年跌倒的防治。

从事脑血管病及眩晕临床及科研20多年,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第22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成员,担任几内亚总统医疗保健组中方专家;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

王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秘书,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青委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生在读期间及博士毕业后一直师从赵性泉教授从事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CHANCE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论证了氯吡格雷在吸烟的小卒中患者中疗效优于不吸烟者,从而为吸烟者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了指导。主持北京市医管局主办的“三个人才”计划——“青苗”计划等课题,并作为主要成员荣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青年拔尖团队”称号。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50余分。研究结果曾应邀在第49届世界卒中大会及2016年美国卒中大会上进行交流,并多次在神经病学年会等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