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相逢先一笑
初会便已许平生
今天我们讲一个
很神奇的穴位——神阙穴
多数中医师对神阙
这个穴位情有独钟
也是贴敷、艾灸时的必选穴位
那么究其神奇在哪里呢
一、神阙穴在哪里?
神阙穴又名肚脐,在脐窝中央,是婴儿出生剪断脐带,脐带愈合的瘢痕,由结缔组织构成。
二、神阙是什么意思?
“神阙”出自《素问·气穴论》,“神”指元神,“阙”原意指门楼、宫门等,神阙即神气出入通行之门户,而《素问·移精变气论》又言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故神阙对于人体十分重要!
三、解剖方面的独到之处
西医研究表明,脐是胚胎发育最晚闭合的部位,脐部凹陷,皮下无脂肪组织。
脐下有丰富的神经网和血管网,附脐静脉、胸腹壁浅静脉、肋间神经、第十一胸神经等经过此处,所以神阙穴是全身穴位中唯一具备血管横断面结构特征的腧穴。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相关研究发现神阙穴对于药物的透过量较高,且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的速率更快,所以在此处进行中药贴敷或艾灸等中药外治法,可以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四、中医有“脐通百脉”之说
神阙穴,是奇经八脉中任脉上的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连心脏,中经脾胃,下通肝肾,与“阳脉之海”的督脉以及“十二经脉之海”的冲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
清代吴师机又言“脐者……布五脏六腑,命使百脉和畅”,既与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相连,也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故中医有“脐通百脉”之说。
五、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中医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一般来说,上焦,位置在上,主要是心肺、心包、膈等器官;下焦在腹部的下半部分,包括肾、膀胱、胞宫(也就是子宫);中焦在上下焦之间,也是消化系统的位置所在,包括肝、脾胃、胆、肠道、食管等器官。
清代吴师机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对上下焦之病,也可用敷脐而上下相应”。即意思是神阙穴可以治疗全身之疾病,以中焦疾病为最宜。
临床上可以利用神阙穴治疗的疾病众多,包括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秘、胃肠功能不全、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后免疫功能下降等免疫系统疾病,尿潴留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肝硬化腹水等其他疾病。
六、肝病患者尤其适用
首先,肝硬化患者腹壁静脉曲张,有些患者脐静脉开放增加了脐部血液循环,更有利于经神阙穴给药后的药物吸收。
其次,肝病患者多见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神阙穴给药可以避免药物对于胃肠道的直接刺激,而加重胃肠道反应。
科室介绍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病房位于历山院区门诊4楼东,已经开展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外治法多年,科室医师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欢迎就诊咨询!
中西医结合科电话:86568184/865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