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68岁的朱大爷,2个多月前,因反复发热就诊于我院。
经过完善相关检查最终找到发热的元凶——食管纵隔瘘。
食管纵隔瘘食管纵隔瘘是进行食管和胃部外科手术之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指食管与纵隔之间形成瘘道而直接相通,食管纵膈瘘的形成可能与食管、纵隔之间长时间的感染,或手术后愈合不良有关。
如果存在食管巨大憩室炎症、食管外科手术史,以及纵隔脓肿等,可能会导致食管、纵隔周围出现炎症,或者器官、组织等血液循环不佳,甚至出现组织破损,容易继发瘘道病变。
并患有纵隔感染、脓气胸、肺炎。
且此后朱大爷经历了漫长的“饥饿”之路。
由于经口进食会经过瘘口,朱大爷每天只能通过由鼻腔进入小肠的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食管、纵隔经过瘘口相通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进食呛咳、吞咽困难以及胸疼等症状。
进食时食物刺激食管纵隔瘘口,容易继发感染,可能出现发热、干咳以及胸骨后疼痛等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的瘘口出现病变时,还可能出现皮下气肿。
朱大爷经过呼吸科抗感染治疗后,于我科进行了内镜下食管瘘夹闭。
术后第二天行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瘘口完全被夹闭。
至此,朱大爷终于能经口进食了!
(朱大爷露出笑容)
温馨提示出现食管纵隔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封堵瘘口,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