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医疗团队为一名在外院行“肠粘连”术后又发生肠梗阻的患者,成功在内镜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这项技术既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又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为肠梗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69岁的孟先生2天前进食后自觉腹胀、腹痛,为右上腹持续性腹痛,且疼痛不能缓解,伴有恶心、呕吐,未有排气、排便。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给予补液、灌肠、胃肠减压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孟先生7年前曾行“肠粘连”手术治疗,在我院行CT示小肠梗阻,且存在小肠周围少许渗出改变。外院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为进一步解决患者梗阻问题,消化内科医疗团队决定行内镜下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我院消化内科吴洪文主任为患者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术中应用活检钳辅助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至十二指肠降段以远,外露刻度120cm,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腹胀、腹痛较前减轻,恢复自主排便、排气,无恶心、呕吐,肠梗阻导管置入后,胃肠减压管引流200ml。肠梗阻导管持续发挥作用,第二天患者可以尝试少量饮水。经后续治疗患者恢复正常饮食,目前已经康复出院。什么是肠梗阻?每当假期过后,消化内科门诊总有患者诉苦肚子疼涨得难受还不能排便排气。那什么是肠梗阻呢?肠梗阻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患者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肠梗阻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饮食:肠梗阻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过度进食、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每天应该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肠道的通畅。•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和预防便秘。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刺激肠道。• 避免过度用药:一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对肠道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起肠道问题,如便秘、腹泻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心态: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会引起肠道紧张和蠕动减缓,容易导致肠梗阻。因此,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思虑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