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瑰宝,其中,中医药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承载着祖辈们的智慧与心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为了让新时代的孩子们领略到中医文化的魅力,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联合济南市高新区泰和小学,为金谷德育小学进行了一场中医文化进校园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在中医科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了神奇的中医文化基地,在中医科讲解员王倩的带领下,同学们最先进入了百药园,伴随着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好奇地观察着形态各异的草药,了解到了各类中草药的药用价值、生长习性以及种植方法。期间同学们踊跃提问,在一问一答中,中医药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如同明亮的丝线,清晰地展现在他们眼前,开启了探索中医药世界的奇妙旅程。
离开百药园,研学队伍来到了天工园,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伟大智慧与深远影响,领悟古人的创新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书籍、烟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与先进。紧接着,踏入岐黄园,一场精彩的暖场舞狮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泰和小学的同学们用灵动的身姿、精湛的技艺,将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随后,众人移步至泰和小学的中医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小课堂在这里精彩上演。馆内陈列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料,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内经》的问世,再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千年底蕴。讲解员王倩结合实物与案例,详细讲述四大名医的传奇人生与卓越成就,华佗的刮骨疗伤,神农尝百草的无私无畏,张仲景的“娇耳”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每一个传奇故事都让同学们叹为观止,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得到升华。
因最近正值冬季流感高发期,针对这一情况,王倩护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实用的健康知识讲座。从合理的饮食搭配到规律的作息习惯,从适度的运动锻炼到正确的防护措施,紧密围绕日常生活,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中医科的志愿者们还为现场的家长和同学们准备了中医科自制茶饮,在品尝茶饮的同时,针对各自身体的不适,进行了耳穴压豆,让大家进一步体验到了中医的神奇。最后便是大家最期待的制作香囊环节,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精心挑选中药材,按照配方认真调配,亲手制作独具特色的香囊。随着草药的混合,清新的香气弥漫开来,整个教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中药房。同学们不仅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制作的乐趣,更在亲手触摸、感知中药材的过程中,深刻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同学们才知道,原来香囊不仅好看,还有防蚊防疫的作用,可谓既美观又实用,改变了同学们对中药的一贯刻板印象。
本次研学活动的圆满开展,标志着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深耕细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为更多学生打开中医药文化的大门,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