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便便”也能治病
来源:肝病一科 时间:2025-03-20

TIPS手术,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建立肝内门静脉与肝外门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以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介入治疗方式。其主要目的是缓解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症状,如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肝性脑病是TIPS术后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并且是限制TIPS临床推广的重要因素。尽管已从最初的裸支架发展到覆膜支架,但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仍高达10%-50%。研究表明,肝性脑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异常,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以缓解肝性脑病病情。而菌群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医疗界的关注。这是一种通过将健康供体肠道菌群转移至患者体内,以恢复患者肠道菌群平衡的治疗方法。

患者张某,男,71岁,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2年余,因消化道出血于2024年8月行TIPS治疗,术后肝性脑病发作频率明显增加,传统的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效果差。于2025年2月5日行菌群移植治疗,术后逐渐恢复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饮食,未再发作肝性脑病。

患者李某,男,50岁,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慢性便秘、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既往有反复消化道出血病史,无肝性脑病病史。于2022年8月行急症TIPS治疗,术后出现肝性脑病,早期应用利福昔明、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等效果尚可。近半年发作频率明显增加,于2025年2月10日行菌群移植治疗。术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肝性脑病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减低,于3月17日出现1级肝性脑病发作。我中心肝病一科在菌群移植治疗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尤其在复发性肝性脑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3年11月,我中心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复发性难治性肝性脑病患者入组树兰(杭州)医院牵头的全国多中心菌群移植治疗研究,随访至今该患者未出现复发。此后,我们逐步开展菌群移植治疗复发性肝性脑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注意的是,此2例患者为接受TIPS后的肝性脑病病例,TIPS术后建立的分流道增加了门静脉与体循环之间的压力梯度,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使得肠源性神经毒素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然而,通过菌群移植治疗,2例患者治疗后1月内没有出现肝性脑病发作,降低住院率,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菌群移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全球已进行了数万次治疗,在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方面,FMT的临床治愈率高达90.9%。此外,菌群移植还被用于治疗自闭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手段,菌群移植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疾病的治疗模式,为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

研究表明,菌群移植能够有效降低复发性肝性脑病患者的住院率,并改善认知功能。此外菌群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肝病一科主要开展菌群移植在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及肿瘤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包括:1.消化系统疾病:①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②克罗恩病、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菌群紊乱相关腹泻等。2.肝脏疾病: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②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酒精性肝病(ALD)。③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3.肿瘤相关疾病: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免疫治疗耐药(增敏)等。

专家介绍

刘莉,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一科副主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肝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肠道微生态及其应用研究,擅长各种类型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以及中晚期肝癌的靶向和免疫治疗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社会兼职有山东省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纤维化学组秘书,山东省医院学会传染病学分会秘书,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分会常委等。

电话:18605315836

科室介绍

肝病一科为山东省重点专科,山东省卫生特色专科,济南市重点专业(A+)。科室主要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同时在各型肝硬化、肝硬化并发症以及肝癌的治疗方面有着专业化的优势和独特的治疗特点。科室医护团队热情主动服务,用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电话:8374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