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同心“战疫”:我这两年的“抗疫”之路
时间:2022-06-28

从隔离病区出来,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有些恍惚,脑子里突然蹦出无数个“如果”。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没有遮挡的明媚笑脸在大街上处处可见;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休假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新冠病毒”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长达两年半的时间,但不管它如何狡猾,都不能打倒我们必胜的信念。

记得在2020年春节前夕国内疫情暴发,医院作为省级定点医院,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各种会议、培训学习接踵而至,我一边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一边默默祈祷,希望疫情能够被及时控制,但不幸的是,新冠病毒随着春节返乡人员一起流向了全国各地。除夕前一天下了夜班,我带着准备好的年货踏上了回老家的路,车还没开出济南就接到了院里电话,由于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较多,需加派人员,当时没有任何犹豫,立马调转车头。从除夕当日转运我院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开始了我的抗疫之路,第一站在发热门诊工作1个月,第二站隔离病区工作2个月。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终于在春暖花开时节,我们战胜了病毒,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今年春季新冠病毒疫情加重,并出现变异株,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本次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省内疫情也出现集中暴发,中心除接收本市患者还要接收部分其他市的患者,住院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对医护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作为曾经战斗在2020年抗疫一线的临床医生,我必须要积极响应本次集结的号角,遂主动请缨,毅然来到抗疫一线。4月初开始进入隔离病区,我的抗疫之路第三站,由此启航。虽然此前已经反复学习了相关诊疗规范、指南及工作流程,但本轮疫情较之前有了变化,我们仍需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入科时,隔离病区已经收治了130多个患者,短短1周的时间就增加至200个患者,在多个夜班期间收治10余个甚至20个患者,这时候可能只有1-2小时的休息时间,甚至无法休息,但大家都不惧困难,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第一次休整隔离还未结束,就听说中心人员仍较紧张,部分医护人员参与援沪,有其他兄弟医院医护人员前来支援。他们虽然已经经过了规范培训,但实战经验少,且不熟悉我中心系统,需要有经验的医师一起并肩战斗。我再次报名,在休整结束后,立马再次进入隔离病区。这一次作为隔离病区的负责人,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工作内容较之前明显增多:要带领大家学习及执行疫情防控的政策、规章制度、流程;要与省疾控、市疾控、120中心等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要参与考核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要检查日常工作,提高医疗质量;要总结及汇报病房各项工作,各楼层、各传播链患者情况,有多少特殊患者,比如老年患者、儿童患者、重症患者、特殊患者、出入院人数等;要收治患者,查房,了解全科患者病情,隔离病区患者较多,且年龄跨度大,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分类诊治、组织会诊、组织协调患者的特殊需求等等。

隔离病区的患者,一方面忍受病痛的折磨,一方面心理压力比较大,最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治疗的同时,医生的出现或许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安慰。记得有一位老年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后期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医护人员每天查房都去安抚、沟通,以此平复老人家的情绪,而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所以我和护士长每天反复多次查房或者通过电话安抚患者,倾听患者诉求,最终患者均平安出院,家属均表达了感谢。

生命重于泰山,隔离病区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着挑战。期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从呼吸楼转到专科楼,接到任务后,医护感立马组织会议,一起讨论搬运流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需要配备的物品、药品。准备工作讨论完毕,我们把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最终转运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也要保证我们医护人员安全,最多时医护在岗人员达100多人,期间不断进行学习培训、检查指导为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进入5月以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气温甚至超过体温,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挑战,部分工作人员出现头晕、胸闷甚至晕厥,针对这种情况,我立即组织护理、院感等进行讨论,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通过根据不同岗位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学习防暑知识、提供解暑物品及药品等措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林林总总的事情把我在隔离病区的每一天都填满,经常加班到赶最后一班回酒店的车,这时候就恨不能将自己变成一支陀螺,不停地转,只求疫情尽快平息。

在中心党委及疫情防控专班的领导下,在医护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检验、后勤保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防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随着省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的患者好转出院,患者人数明显减少,逐渐实现了本土患者全部出院清零,患者总人数降至10余个,相信我们很快能清零。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变异株,疫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但我们也总结了经验,且我们中心近2年在硬件、软件上也取得重大提升,随着中心的深度融合,学科之间互补促进,取得了1加1大于2的效果,我们最终一定会战胜疫情!

最后送上我的祝福,愿山河无恙、天下无疫,愿我们中心早日成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周洪顺

副主任医师

200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呼吸内科工作至今。

擅长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肠结核等各型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的处理,肺部疑难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